【淮河能源报】走进国家级生态环境治理实验室
发布时间:2021-06-04

    煤矿生态环境保护国家工程实验室主要担负着煤矿塌陷区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矿井水资源保护与利用等相关技术、课题的研发和攻关。如何发挥独特的专业平台优势,推进矿区生态环境治理?日前,记者来到该实验室进行了采访。

    “实验室自成立以来,采用‘产学研用’一体化模式,大力推进相关课题研究,成功研制了矿井水井下深度处理技术体系及成套设备等一批科研成果。”在该实验室,矿井水利用技术研究所所长谢毫指着办公走廊一侧墙壁上的展板说。

    走进矿井水理化实验室,工作人员们正在对抽检水样进行水质理化分析。操作台上各类实验所用的玻璃器皿、测量仪器等分门别类,摆放的整整齐齐。操作台一侧科研人员王庆刚正在进行矿井水浊度测量,只见他将待测样品放入浊度仪中,再将浊度仪遮光板盖住,不一会儿仪器显示读数为0.8NTU。“1NTU浊度值以下都属正常值,说明我们处理后矿井水的浊度指标已达到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要求。”谢毫一旁介绍道。

    此时,在实验操作台的另一侧,两名技术人员一人操作,一人记录,正调配着实验试剂,为下一步矿井水化学需氧量(COD)指标的测试、分析作准备。“试剂调配的准确与否直接关系到数据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一位实验人员解释说,化学需氧量是水质理化分析的一个重要指标,即以化学的方法来测定水样中的有机物污染参数,是重要的国控指标,必须精益求精,来不得半点马虎。

    临近采访结束,煤矿生态环境保护国家工程实验室执行主任陈永春表示,当前集团公司正在建设具有区域影响力的现代大型综合能源服务集团,生态环保方面还有很多文章可做,工程院将发挥专业平台优势,为集团公司的绿色、低碳、循环、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保障。(魏 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