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常时候看得出来,关键时刻站得出来,重要关头豁得出去,是党员应有的样子。作为单位科技研发工作骨干的工程院深部实验室深井动力灾害控制研究所所长任波,多年来秉持着作为科研工作人员耐得住寂寞的坚韧毅力和刻苦钻研的韧劲,以及身为党员默默奉献的敬业精神,以扎实的工作作风和严谨的科研态度,为矿井灾害控制研究工作不断添砖加瓦。今年,他被集团公司授予“优秀共产党员”光荣称号。
学无止境勤为径
2011年7月中国矿业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后,任波远离家乡的亲人和朋友,只身一人来到淮南,投身于深部煤炭安全开采及深井动力灾害控制研究工作。枯燥的煤炭科研工作并没有使他不适应,反而更加催促他勤奋上进,迅速成长为青年科研骨干,他先后被授予“先进生产个人”、“优秀共产党员”、“优秀科研工作者”“十佳青年”等荣誉称号,用实际行动诠释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发挥了青年大学生的先锋模范作用。
进入工作岗位后,任波明显感觉到学校和工作的差别在于缺乏实践经验。为了将科研与矿井实际情况深度结合,他主动要求去驻外项目部生产一线。在平安公司淮北项目部期间,任波不知疲倦地学习总结各种实践经验,遇到问题查阅文献资料、向老同志虚心请教,经常深入井下现场,反复领会、揣摩,不断挑战自我,钻研全新领域专业知识,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进步,逐渐成为一个“多面手”,自身综合素质不断提高,被服务方授予“先进生产个人”荣誉称号。
身为党员的他,时刻以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加强政治学习,在思想与行动上始终与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保持一致。作为支部委员,他积极投身于“创先争优”等党组织活动,坚决服从组织安排,具有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和较强的党性。时时处处以共产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创新采用等新媒体,实现“三会一课”内容图文并茂、生动形象,让大家在学习过程中看得见、听得懂,在思想上与组织保持充分沟通与交流。其所在党支部被平安工程院公司推荐为“集团公司先进党支部”。
敬业坚韧挑重担
在深部煤炭开采与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期间。任波积极参与衔接政府,通过工程中心创新能力建设、“安徽省创新驱动1+8”配套建设、省属企业改革创新专项、中央引导地方专业性创新平台等项目。作为主要执笔人,申报获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重大仪器设备研制项目、中国工程院重大咨询项目、安徽省科技重大专项等项目20余项,全方位多渠道为实验室争取科研项目和经费支持。充分发挥了青年党员干部 “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精神,被授予平安工程院公司“突出贡献人才”荣誉称号。
在日常工作中,为保障科研项目进展顺利,任波经常带头加班加点。“煤与瓦斯突出灾害模拟和预警模型研究”(973课题)试验期间,毫无经验的他与同事顶着巨大压力,在零下5℃的实验室夜以继日,在历经数次失败后,最终完成了相关试验研究。
随着集团公司改革,工程院职能调整,任波积极衔接本土煤矿,服务集团公司内部。参与安徽省重大专项《煤矿突水灾害大数据智能预测预警系统及云服务平台研发》、煤业分公司《微震监测技术在A组煤底板灰岩水害防治中的研究应用》项目研究,采用微震监测技术,为张集矿1612A工作面、潘二矿12123工作面底板水害防治提供技术支撑。
付出总有回报。毕业九年来,他在《煤炭学报》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水与瓦斯伴生灾害源探测分析及其预防》论文荣获第八届安徽省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二等奖;获国家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2项。他参与研究项目成果荣获安徽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1项,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科技术一等奖2项,入选了淮南市“学科名人”培养对象、青海省“昆仑英才·高端创新创业人才”项目“拔尖人才”,被所在单位授予“优秀共产党员”、“优秀科研工作者”等荣誉称号。(王雪松)